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

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报告

(2024年度)



第一章报告说明
报告范围
本报告的信息和数据主要涵盖了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公司开展的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实践活动。基于报告的延续性和可比性,部分内容和数据适当溯及其他重要年份,不仅局限于报告年度。
编制原则
本报告参考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CCCMC)的《中国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指南》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经合组织关于来自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区域的矿石的负责任供应链尽职调查指南》(以下简称《中国指南》和《经合组织指南》)以及责任矿产倡议(RMI)、责任钴业倡议(RCI)的《钴冶炼厂供应链尽责管理标准》进行编制,符合《中国指南》和《经合组织指南》及《钴冶炼厂供应链尽责管理标准》的要求。
内容编制
公司遵照《中国指南》和《经合组织指南》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经合组织指南》“基于风险的矿石供应链尽职调查五步框架”进行供应链尽职调查,重点报告公司在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的合规与绩效。
指代说明
本报告中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为“浙江格派”或“公司”或“我们”,“上游供应商”为位于原产国的粗炼厂,其他在此处未提及的指代,以正文说明为准。
发布方式
报告发布周期为每年一次,以网络版的形式发布在公司集团官网上(网址:http://www.greatpowercn.com)。


第二章 公司简介
1、公司名称: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2、公司简介: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原料、材料等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位于国家级浙江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 158 亩,建筑面积约70000 平方米。公司钴盐产品油分和磁性异物含量远低于行业标准,已成为行业内最具规模和品控把控最好的大型锂离子电池正极原料行业头部企业之一。公司已成立浙江省研究院、浙江省研发中心、绍兴市研发中心、绍兴市技术中心,取得 70余项对公司业务有重大影响的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7项。同时公司参与国家重点科研专项计划,与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高效协同的产学研合作。公司直接、间接客户涵盖了三星、特斯拉、比亚迪、厦门钨业、中伟新材料等知名大型企业。近年来公司先后获得国家CNAS实验室认证、国家团体标准、浙江省生产方式制造转型示范项目、浙江省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项目、浙江省“四个百项”新兴企业、浙江省团体标准、绍兴市绿色工厂、绍兴市海内外英才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3、公司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纬十一路19号
4、CID编号:CID003526
5、加工材料:粗制氢氧化钴、回收料

第三章 RMAP审核摘要
1、RMAP评估日期:2024年3月20日-3月22日
2、评估期间:2022年7月1日-2024年2月29日
3、评估公司:UL
4、评估原料:钴
5、评估状态:RMI合规钴冶炼厂
6、最近评估总结报告链接:https://www.responsiblemineralsinitiative.org/responsible-minerals-assurance-process/smelter-refiner-lists/cobalt-refiners-list/conformant-cobalt-refiners/

第四章供应链尽责管理实践
第1步: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
(1)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政策
我们充分认识到在高风险区域从事矿产开采、贸易、处理、出口存在可能形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风险,并认识到公司有尊重人权、不对环境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义务,现采纳集团的《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政策》,该政策根据《中国指南》,《经合组织指南》并参考《欧盟电池法规》制定,并且涵盖了《经合组织指南》附录二、《欧盟电池法规》附录十中确定的所有风险,适用全球范围。该政策经公司管理层审查和批准,已向相关利益相关者(供应商、客户、员工等)广泛传播,并且已在集团官网中公开供查阅(详见http://www.greatpowercn.com)。
(2)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浙江格派成立由总经理直管的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委员会,任命内控管理中心总经理为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尽责管理工作的实施。委员会由总经理领导,内控审计部、供应链、安环部、营销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统筹公司供应链尽责管理事务,包括供应链尽责管理政策推进、供应链尽责管理风险管控、申诉机制处理、内部工作协调、供应链上下游关系以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供应链尽责管理委员会建立内部问责机制,确保供应链尽责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建立流畅的内部沟通机制,确保关键信息能快速传达到相关部门和执行人员。公司按照供应链尽责管理计划的要求每年对所有相关部门的主要人员开展至少一次尽职调查管理体系培训。
(3)管控和透明度体系
公司已建立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程序的相关文件,使其与《中国指南》要求保持一致,并深入贯彻责任矿产倡议(RMI)和相关方的建议和要求。
公司每年在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小组的带领下,更新《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政策》等文件,并完善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的相关工作,使公司政策与《经合组织指南》和《钴冶炼厂供应链尽责管理标准》保持一致,同时,今年随着《欧盟电池法规》的正式出台,我们在政策更新时也参考该法规的相关规定。
公司要求位于原产国粗炼厂的上游供应商,提供可以证明原料来源的原产地信息包括原料来源国和地区、上游参与者的名字和地址、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及矿产的商品名和类型,并收集直接供应商和其他已知上游企业的所有权信息(包括实益所有权信息)。另外,如果发现触发示警信号,将要求进一步补充矿产供应链追溯信息。
(4)供应商合作
为加强供应商在供应链尽责管理的表现,公司定期向上游供应商传达公司对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诉求,引导和规范上游供应商行为,要求供应商签署《供应商行为准则》并将矿产供应链的尽责条款纳入与供应商的商业合同中,要求供应商按实际情况填写反馈KYS问卷,并鼓励其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5)利益相关方沟通
公司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保持良好沟通,积极配合下游客户对公司供应链尽责管理开展调查,并应其要求及时提交各类资料。公司也听取并响应下游客户对公司打造绿色可持续供应链的期望,在2024年逐步建设ESG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并基于诚信、平等、透明等原则与利益相关方展开全面沟通并了解他们的重大关切,制定和落实ESG政策与管理体系,为公司可持续发展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6)记录保存系统
公司参考《经合组织指南》和《欧盟电池法规》的标准内容,要求与负责任矿产尽责管理体系相关的所有文件与记录至少保存10年,并在《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程序》中进行规定。
第2步:供应链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1、风险识别和评估是尽责管理的基础,通过识别原料来源国家、运输途经国家等来确定供应链上存在的风险,并评估风险等级,为此浙江格派建立了风险识别相关的工作流程和体系,来识别和评估风险:
为充分了解供应商的合规性信息、原料来源信息、运输信息和负责任采购实践信息,我们要求供应商填写并反馈了解你的供应商调查问卷(KYS)和供应链地图。
反馈情况汇总如下:
(1)反馈内容填写较为完整,公司信息、矿山信息、供应链地图和运输路径;供应链中的参与者均为正规合法注册公司,经提供资料文件验证所填内容属实;
(2)钴原料主要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采矿方式为机械化大规模开采,不涉及手采矿,矿区管理较为规范;回收料主要来自中国,来源途经为获工信部白名单资质的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及再利用的企业。
2024年公司继续按照尽责管理程序要求开展工作,内控审计部对多家供应商传达了公司的负责任采购政策,同时,对收回的KYS以及在网络或其他途径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并把相应的风险情况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共同确立切实可行的改善行动,最终将风险情况以及风险缓解计划上报公司领导审批。
2、根据CAHRAs识别程序,我们基于矿产供应链的原料来源国家和运输途径国家等明确信息对原料来源国是否是高风险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全面评估。
CAHRAs识别程序参考标准主要包含:
(1)全球和平指数Global Peace Index(GPI)数据;
(2)全球腐败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 Global Scores(CPI)数据;
(3)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数据;
(4)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Act)中关于冲突矿产金矿、钶铁矿-钽铁矿(钶钽铁矿)、锡矿、黑钨矿(及其衍生物、钽、锡和钨)以及“适用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南苏丹、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赞比亚以及安哥拉的定义;
(5)欧盟冲突矿物CAHRA清单中包含的27个国家/地区的208个地区的名单识别;
(6)健康安全参考公开报道和新闻。
3、报告期内,钴原料源自高风险区域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触发的示警信号或警告标志包括严重侵犯人权行为、直接或间接支持非法的有组织武装团体和公共或私人安全武装、腐败、洗钱和向政府支付的税收、费用及特许费;回收料来源自中国不属于高风险区域,未触发了示警信号。
4、通过网络搜索、RMI(Responsible Mineral Initiative)网站等多途径查询、识别上游供应商的负面信息和报道,评估供应链是否存在《经合组织指南》附录二、《欧盟电池法规》附录十中所涉风险以及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法律及其他相关国际文书的行为。在报告期内,我们未发现此类风险。
5、识别原料来源为低风险时,进行基本的尽职调查即可,并按要求向供应商传达《负责任供应链尽责管理政策》等文件,签署后回传我公司进行存档。
6、识别原料来源存在高风险时,必须完成高风险来源的审计工作,针对供应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评估CAHRAs的背景、阐明监管链、评估上游供应商的活动和关系、识别矿石的开采、贸易、处理和出口的地点和定量条件,适用时,进行实地风险评估。
7、基于CAHRAs识别程序的识别结果,供应商所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为高风险区域,但未识别出各供应商存在高风险事项,我们与上游供应商积极沟通,推动其参加第三方审核。
8、对于触发示警信号或警告标志的上游供应商的实地评估,公司目前主要依赖于推动供应商自主参加RMAP审核。报告期内,位于高风险区域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原料供应商均通过了独立第三方审核(RMAP 粗炼厂审核),并列入了合规清单中,我们通过监测其合规状态评估其风险管控情况。
第3步:对识别的风险制定并实施应对政策
公司根据《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程序》《供应链风险评估程序》对供应链风险进行管控,一旦发现示警信号或高风险原料,我们将采取风险缓解与管理措施。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汇报调查结果,说明在供应链风险评估过程中收集的信息以及识别的实际和潜在风险。风险减缓计划实施过程中,公司将与供应商保持沟通,持续跟踪各项风险的关闭/减缓进展,直至关闭。报告期内,因未识别出任何政策中的风险,所以未制定并实施风险缓解计划。 
第4步:独立第三方评估与审核
浙江格派积极响应负责任矿产尽责管理要求,参与第三方审核,并配合下游客户的二方审核,满足利益相关方对矿产供应链合规、透明的期望。
2024 年8月,浙江格派通过了 RMAP 复审,仍保持在合规清单中。
2024年,浙江格派接受客户委托第三方机构、以及由客户亲自实施的二方审核共计6次,均顺利通过审核。
报告期间,浙江格派邀请第三方机构对ESG管理体系进行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要求制定风险减缓计划(CAP)进行整改。
第5步: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管理过程和结果报告
浙江格派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报告的发布周期为至少每年一次,可在官网http://www.greatpowercn.com查阅,欢迎社会各界对我司的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第五章申诉机制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矿产供应链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与隐患,保障利益相关方与本公司管理层顺利沟通,建立和谐的利益相关方关系,浙江格派建立了申诉机制,具体内容请参考:http://www.greatpowercn.com《申诉管理机制》,申诉渠道为( jubao@greatpowercn.com)。



浙江格派钴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报(2024年度)